close

 

馬偕餅的故事

  

  話說馬偕餅

  基督教到淡水,宣教士也引進西方美食文化,其中以”西洋餅”最具代表性。當時的宣教士夫人和姑娘將烘培方法傳授給有意願學習的信徒。早年基督教節慶時,教會會舉行所謂的”茶餅會”,而這種香脆可口的西洋餅總是最受當時的民眾所歡迎,也給淡水帶來濃濃的西洋味。
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 本館”馬偕餅”的烘培技術承傳自當時英國領事館的大廚連萬發先生。連萬發是加拿大宣教士劉忠堅牧師娘、偉彼得牧師娘ㄧ路調教出來的高徒。英國為當時的世界強國,領事館官邸每次設宴招待各國公使和日本高官時,連萬發的廚藝總是給足英國領事面子。二戰期間領事館關閉時,日本官員甚至央求連萬發和他們合資在淡水開咖啡廳,以便繼續吃到令人垂涎的西洋餅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1945年連萬發過世,生前已將烘餅技術傳予長子連易宗(也是他在領事館的小幫手)。連易宗為淡水長老教會的長老,多年來他除了偶爾獻藝,大都把它當健康食品自己養生用。偕醫館推出咖啡館的構想時,連易宗長老決定將烘培技術授予偕醫館,並命名為”馬偕餅”作為偕醫館特色產食品。當時,淡水教會會友江天佑弟兄(台北喜來登飯店西點糕餅師),再將”馬偕餅”配方制式化以現代機器烘培而出,也將原本只有單一口味的馬偕餅,增加了芝麻與巧克力兩種口味,讓大家能夠有更多的選擇。

 

 

cookies02.jpg 

 ”馬偕餅”可說是教會文化與淡水歷史的產物,也是最健康,最爽口的純手工養生食品。

  • 經典原味葡萄乾 : 最原本的馬偕餅,不甜不膩,最忠於早年西洋餅的原味。
  • 巧克力核桃 : 巧克力與核桃的搭配,也是三種口味當中最酥脆的一種,是小朋友的最愛。
  • 芝麻紅豆餡 : 芝麻的香味加上豆沙餡的絕妙組合,西方烘焙技術混搭東方口味,極富趣味,口味偏甜,是喜好甜食的饕客之最佳選擇         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ckay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