偕醫館功成身退

1901年馬偕博士因喉癌過世後,「偕醫館」暫時停止醫療工作達五年之久。

1905年台灣北部教會決定修書加拿大宣教會,請派醫師來臺重開設教會醫院。是年十月,宋雅各醫師(Dr.J.Y. Ferguson)應派抵達淡水,他是台灣北部醫療史第二位重要的人物。他抵達淡水後不久,原本想先學好台語,唯病人等不及,就開始在家為病人看病。1906年宋醫師的臺語已有了基礎,於是「偕醫館」重開門診。當時偕醫館的聲譽以普及各方,從各地湧來的各種病人,都爭著要接受這位洋醫師的治療。

日治初期,宋醫師的醫學知識和醫療技術頗受重視,因此偕醫館的重開贏得了日本政府的協助。他在淡水行醫四年中,平均每天約有一百位病人求治。但當時淡水已沒落,台北已成都會中心,病患來此就診極為不便。

鑑於實際的需求,宋醫師一面向加拿大要求派工作人員加強新時代的醫療工作,一面與吳威廉牧師計劃醫院將來發展。1911年秋,加拿大派護士烈以利姑娘來台,次年春季再加派宣教師倪阿倫醫生及夫人來台協助醫療工作。為應付將來更大的需求,宋醫師建議應將醫療中心由淡水遷到台灣首都台北市。

他並提議將醫療中心擴建,以紀念北部台灣宣教的先鋒馬偕博士,在傳教以及醫療上的貢獻。加拿大同意這提案,撥款二萬五千美元,在台北雙連坡重建一座新醫院,由吳威廉牧師設計施工,於1912年全部竣工,這就是今日的「馬偕紀念醫院」。

馬偕醫院移往台北後,「偕醫館」遂交教士會管理,改名「福音社」,做為基督教書房,供應聖經、聖詩和教會書刊。

1927年後「偕醫館」卻一直做為神學院的校舍和老師宿舍。

1936年局勢逐漸惡化,皇民化運動開始,日本政府鼓動下,各地排英、排美運動日益激烈,宣教士在台處境越形困難。1940年宣教士們被迫回加拿大,教士會決定將「偕醫館」拍賣,當時隔壁的淡水教會得到消息,認為它與教會相連,在空間使用上即早就互通,對教會發展關係密切,因此決定立刻購買,遂向教會信徒借款2000元,買下「偕醫館」。

戰時,淡水教會就將偕醫館分租給信徒(當時後面有兩護龍,計有六個病房三十個床位),正廳則租給當時淡水名醫盧秋桂做診所,偕醫館又一度恢復醫院之身。這個大雜院現象,一直持續到戰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ckay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